“帮信”就是“帮凶”,莫成犯罪“工具人”!

“帮信”就是“帮凶”
莫成犯罪“工具人”
近年来,“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的刑事案件数量剧增,很多人成为了“帮信罪”的主体,为赚“快钱”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那么常见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形式都有哪些呢?北检“涉电诈”办案团队的检察官姐姐给大家讲几个真实的案例。

案例分析警人心

01
典型案例一
通过跑分转移资金
基本案情
2022年9月,小张从朋友处得知用自己的银行卡走流水可以赚取佣金,遂将自己名下的两张银行卡账号发给上线人员,根据上线指令通过手机银行将银行账号内收到的资金转出,小张的银行卡与多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有关联。最终小张因犯帮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什么是“跑分”?
“跑分”其实就是“洗钱”。犯罪分子通过“跑分”,将赃款在多个银行账户之间不断转移,以此赚取佣金,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收付款。小张根据上线指令通过手机银行将银行账号内收到的资金转出的行为就是“跑分”!
02
典型案例二
基本案情
2021年3月至8月,胡某在麻将馆打麻将时听别人说让他人用自己的银行卡走流水可以挣钱,便将其名下的11张银行卡及绑定的手机卡、银行卡交易密码提供给他人。胡某的银行卡内收到多起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的转账。胡某因犯帮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什么是“断卡”行动?
“断卡”行动是为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依法清理整治涉诈电话卡、物联网卡以及关联互联网账号的行为。“断卡”行动断的是手机卡和银行卡!如果有人开出高价购买、借用你的银行卡、电话卡甚至是微信、支付宝收款码,要注意你的银行卡、手机卡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03
典型案例三
提供刷脸验证服务
基本案情
2022年3月份,常某某听说办银行卡走流水可以挣好处费,将自己的4张银行卡及交易密码、微信账号、手机提供给他人,用于接收被害人被诈骗资金,并通过手机银行转账、取现、POS机刷卡消费等形式转移资金,还多次帮忙刷脸验证。常某某共为他人转移诈骗资金32万余元,最终常某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刷脸”帮助走账,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行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向他人出租、出售银行卡,未实施其他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标准的,可能构成帮信罪。行为人向他人出租、出售银行卡后,在明知是犯罪所得的情况下,为配合他人转账、套现、取现而提供刷脸等验证服务的,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04
典型案例四
取现、存钱
基本案情
2022年5月至6月期间,史某某从朋友处得知提供银行卡可以赚钱,为获取利益加入某洗钱团伙,提供了自己11张银行卡用于接收被害人被诈骗资金,多次通过ATM自动柜员机取现。史某某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帮忙取钱”也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找人帮忙取钱,是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分子利用他人银行卡进行多次收款、转账,从而隐瞒犯罪所得、逃避侦查的一种手段。取现人在将自己的银行卡出借给他人并帮助取现、转账,获取所谓“取现提成”的同时,已经被不法分子利用,沦为犯罪的工具,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05
典型案例五
买卖虚拟货币
基本案情
2022年1月至5月期间,小芳从朋友处听说投资虚拟币能赚钱,便注册欧易平台账号,将自己名下的9张银行卡账号提供给他人,在其银行卡内收到他人转入资金后即登录欧易平台购买泰达币(即USDT),之后由他人登录小芳的欧易平台账号将泰达币转出。小芳的银行卡与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关联,最终小芳因犯帮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买卖虚拟货币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在我国,比特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应且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即联合发文,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买卖虚拟货币已经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主要途径。
06
典型案例六
提供对公账户
基本案情
2020年1月至3月,小曹在家中用手机搜索怎样贷款,后从网友处得知注册公司并办理银行对公账户可以获取好处费,小曹就办理对公账户2个,将办理好的对公账户、U盾、手机卡等交给他人使用。小曹的银行账户与多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有关联。最终小曹因犯帮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
检察官提示

出售营业执照和对公账户将受到法律严惩!
由于对公账户具有较高的转账额度,能够较快实现资金“洗白”、抽逃,经常被犯罪分子用来从事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活动。出售营业执照、对公账户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会成为电信诈骗帮凶,受到法律的严惩。
“帮信”后果很严重,害人害己害社会
非法出租、出售银行结算账户、电话卡,帮助犯罪分子转账、刷脸登录、取现套现等行为,可能触犯刑法,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不仅会给被害人造成资金无法及时追回的后果,同时给自己及家人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1.使被害人的钱财无法追回
“帮信”导致被害人的钱财无法追回,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被害人损失的不仅是一笔简单的财产,而且可能是他们的养老钱、养家钱、上学钱、救命钱,甚至有些人为此向亲友借款,在平台上贷款,面对巨大的损失,他们中甚至有人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2.影响个人的人生发展
实施帮信行为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触犯法律。为了蝇头小利就轻易充当网络犯罪的“帮凶”,绝对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因此改写自己的人生,构成犯罪,留有案底,就业受限,埋葬自己的前途,一失足成千古恨!
3.给自己的父母、子女带来伤害
违法犯罪不但给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危害,而且给自己的父母、子女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父母犯罪,对于子女就业入伍都有影响。
4.增加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难度
侵害社会管理秩序,给执法、司法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信息网络犯罪带来了新的难度,导致追回赃款难,上游犯罪追查难,对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通信管理秩序造成极大冲击。
犯罪分子常以帮忙办理贷款、为赌博平台走流水、投资虚拟币等为借口开出高价购买、借用你的银行卡、电话卡甚至是微信、支付宝收款码,并以资金被冻结取不出来让你帮忙存钱、取钱,刷脸验证,如果轻信了这些话术,那么很有可能就被带到了坑里,成为了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帮凶,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2025-03-202025-03-202025-03-202025-03-172025-03-142025-03-132025-03-122025-03-122025-03-112025-03-072025-03-072025-03-032025-02-282025-02-282025-02-262025-02-212025-02-202025-02-112025-02-102025-02-05